近日,王先生在饿了么APP上下单了15元的餐品,却在食用时发现其中有异物。之后,王先生打电话向饿了么客服投诉,并根据客服的指导,在食品安全理赔页面提交了相关照片。“我对处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等了两天后,我获得了51元赔偿。”王先生说。
如今,像王先生这样通过保险理赔的方式保障自己权益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也得益于网络订餐平台适时开展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下简称“食责险”)业务。
据了解,早在2015年4月,饿了么、美团就分别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推出网络订餐食责险业务。2017年3月,饿了么联合蚂蚁金服、太平洋保险和国泰保险又在饿了么平台开辟了食品安全理赔的快速通道。在饿了么下单的用户,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APP上实现“一键理赔”。据悉,截至2017年10月,饿了么食品安全险覆盖范围已从上线之初的24个城市逐渐扩展至2000个城市、130万商户,基本实现了全平台覆盖,服务2.6亿用户。
记者在饿了么APP的“订单详情”页中找到了“食品安全理赔”入口,用户除需提交身份证明外,还需提供一些证明照片,比如餐品中的异物照片或者医院的就诊证明等。提交申请后,理赔信息将直接反馈至保险公司,通过蚂蚁金服提供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迅速识别理赔资料真伪以及商家和用户的关系,以实现快速理赔。饿了么工作人员会根据用户上传的信息和资料,在1~2个工作日得出理赔结果。
今年1月15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海保险业与饿了么合作,为全国8000万注册用户提供“外卖订餐平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支持用户仅通过拍摄上传影像快速办理理赔,2017年全年共为约15亿份居民餐饮订单提供风险保障,累计赔付约940万元。
“参保是为了履行法规要求的平台先行赔付的义务,这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改善消费体验。”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速理赔可以避免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比如,用户如果遇到‘问题外卖’,按照传统理赔程序,需先向商户和平台投诉,这样的话,沟通成本加大,流程时间较长;而快速赔付通道开辟后,用户可省去与商户协商的步骤,直接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认为,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增设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民事连带责任,比如第一百三十一条针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赔偿责任。网络订餐平台积极参与推行食责险,则可以通过其转移风险,承担消费者赔付责任。饿了么和美团的投保就是这一类的尝试。
如何辨别正常维权和骗保行为是网络餐饮平台在推行食责险中遇到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表示,用特殊软件处理照片、多次采用同一张照片的弄虚作假手段都会被科技手段发现——饿了么引入的蚂蚁金服大数据风控模型可对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和维权人身份做识别,甄别出骗保行为加以拦截,以保障网络餐饮平台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