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源头追溯不断升级。1月24日,记者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18年市食药监局将加速完善源头溯源机制,进一步实现从出产至销售全过程的源头追溯。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食药监局”)局长丛骆骆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市食药监局对食品的溯源将延伸至生产端,从供应基地一直到消费终端,形成全链条的源头溯源机制。与此同时,市食药监局还将与食品所在地建立溯源沟通,形成联动机制。据悉,目前市食药监局已对120类食品实现了源头可追溯,今年还要继续加速将溯源直接延伸至源头生产基地。
据介绍,市食药监局将选择20个主要的食品供应基地,加深产品源头溯源;市食药监局还将出具食品的监管标准,并由食品所在地政府提供定期的检测报告。在丛骆骆看来,除了政府的推进,企业也应承担对食品监管溯源的责任,要主动与供应基地沟通,从源头把关食品安全。
实际上,不仅是相关监管部门,不少零售企业、电商平台也已开始通过完善食品溯源机制的方式获取消费者信赖。今年1月,京东集团与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北京市重要产品追溯相关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探索在北京市合作推进全链条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去年12月,沃尔玛、IBM、清华大学也共同宣布成立安全食品区块链溯源联盟。
此外,“北京菜篮子”新发地市场日前也宣布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并在市场内设立食用农产品检测室。据悉,该检测室为“24小时工作制”,检测产品类别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预包装食品等。实际上,2016年开始,市商务委在北京多处商场、超市试行了“蔬菜可追溯体系”。去年市商务委针对肉菜追溯推出的“北京E追溯”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的推广应用也要强化。消费者可通过扫码、输入查询信息查询对应食品的可追溯信息。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在商业经营当中,消费者的溯源行为能够与企业之间产生互动,这本身也是企业或者品牌建立市场信任度的方式之一。而未来消费者对食安重视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更是企业的基本生产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互联网时代,追溯体系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