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淡水养殖面积21.15万公顷,西部第1位;产量132.72万吨,全国第9、西部第2;产值193.62亿元,西部第1。当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8.74公斤,四川人均占有量16.9公斤,仅为全国的1/3。全省水产品缺口250万余吨,一半要靠省外调入。水产品成为四川农产品省外调特别突出的板块。
为填补缺口,四川水产定下小目标:到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养殖面积达到25万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0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56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涉渔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6∶1∶3。全省农民人均渔业收入达到840元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50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省、市(州)、县(市、区)质检体系更加健全,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建立2个省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力争创建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4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增殖放流站和驯养救护中心10个,年均增殖放流苗种1亿尾以上。建设内陆渔港5个,捕捞渔船数控制在1.15万艘以内,总功率不超过4.9万千瓦。
四川将围绕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优化水产区域布局、养殖方式、养殖品种结构、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品牌及经营主体建设等13个重点任务发力谋变。
四川将制定、修订完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并向社会发布,明确限养区和禁养区。将宜养水域、滩涂纳入养殖区域,严格控制限养区养殖规模,将法律法规禁止养殖以及水域环境受到污染不适宜养殖的区域划入禁养区,撤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养殖设施。
四川平原地区将以池塘为基础,以名优品种为重点,打造水产产业的优势和集中发展区;丘陵地区以池塘及大水面为基础,以地方特色品种为重点,打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攀西地区发挥光热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苗种繁育基地;盆周山区及西北高原地区发挥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特色冷水鱼产业基地;稻田资源丰富的地区,注重差异化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养殖基地。将稳定池塘养殖规模,到2020年改造池塘3.33万公顷;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水域内养殖规模,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与增殖,坚决取缔施肥养鱼和超标准网箱围栏养殖,到2020年建设百万亩江河库区生态渔场;积极利用低洼地、下湿田、冬囤水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到2020年建设6.67万公顷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同时,稳定发展大宗水产品,积极引进国际优良水产种质资源,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高附加值品种、低消耗低排放品种,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水产原种保护。
产业融合发展也将是一项重点。四川将促进加工保鲜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支持开展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平台建设,鼓励发展订单销售、电商等新型营销业态,积极发展餐饮、垂钓、水族观赏、渔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多种休闲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美丽渔村,打造休闲渔庄。到2020年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0家。支持区域性公用品牌、重点企业自主品牌、重要水产品品牌培育壮大,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水产品,以培养养殖大户和家庭渔场为重点,扶持壮大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产业联合体。
此外,四川将组织开展品种培育、生态高效养殖、病害防控、营养与饲料、精深加工等产业技术研发,组建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水产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基地),加强新型职业农渔民培训、官方兽医(渔业)培训、水产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形成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完善渔业官方兽医制度。到2020年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0个以上、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5个以上。针对重点养殖品种,开展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按“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原则,建立健全渔业生态补偿机制。涉水工程应开展渔业影响专题评价,制定渔业资源补救方案。 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严厉打击电、毒、炸鱼和使用“绝户网”等非法捕捞行为。新建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力开展鱼类增殖放,完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机制。严格水生野生动物的驯养、捕捞、运输和经营利用行政许可。积极推进天然水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逐步降低江河捕捞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