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原食品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前沿 » 食品科技 » 正文

我国学者研制出一种可回收的农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原食品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231
核心提示: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近期研制出一种可回收的pH控释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国际化工学界知名期刊《化学工程》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近期研制出一种可回收的pH控释农药,可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国际化工学界知名期刊《化学工程》日前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农药对防治病虫草害、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很重要。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百万吨,但平均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部分农药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途径流失,且造成污染威胁人畜健康。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成为当今农业和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期,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利用硅藻土、四氧化三铁等制备出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并以此为载体研制出一种可控释放、可回收的农药。该农药可通过pH调控农药释放,使释放速度与需求速度同步。同时该载体可有效提高农药在植物叶面的附着力,从而显著减少流失、提高农药利用率、延长持效期。
 
    此外,该技术利用外加磁场可回收残留农药及载体,大幅降低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