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原食品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毒鸡蛋”风波引发荷比两国口水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原食品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500
  8月2日,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公共媒体曝出一则信息,呼吁消费者不要食用或谨慎食用带有特定编号的荷兰产鸡蛋。据报称,该批次鸡蛋内氟虫腈杀虫剂含量超标,对人体可能造成中毒影响,特别对儿童会造成更严重的中毒反应。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有报告指出这些“毒蛋”事实上可能从2016年6月就已经在市面上销售了。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的严重不信任,同时也对荷兰蛋禽类产品的出口、甚至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自荷兰“毒鸡蛋”曝光过去十几天之后,“毒鸡蛋风波”还在持续升级。根据最新调查,有至少17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该批鸡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荷兰周边的欧洲各国,其中甚至包括中国香港。中国质检总局表示,未批准该批次鸡蛋进口,中国内地民众不会受到此次事件波及。

  荷兰等多国紧急应对“毒鸡蛋”
 
  荷兰食物及产品安全委员会(NVWA)发出警报称,在特定批次的鸡蛋可能有氟虫腈含量超标的情况发生时,周边国家农业及食品安全部门迅速作出反应,对近期从荷兰进口的鸡蛋进行了检测。
 
  不幸的是,确实有数量庞大的进口鸡蛋检测出了超标情况。但同时根据德国农业部门的报告,氟虫腈超标的鸡蛋不仅仅来源于荷兰,同时也来源于比利时。在筛查开始时,德国已经从荷兰进口了300万枚这种受污染的鸡蛋。
 
  通过公共媒体,3国同时向公众发布了毒物污染的警告。在荷兰的各大零售商、超市也迅速开始行动,将特定批次的鸡蛋紧急下架,同时接受已购买相应批次鸡蛋的消费者退货。得益于在鸡蛋上印有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以自行根据公布的序列号,筛查自己是否买到了“毒鸡蛋”。因此已售鸡蛋的召回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由于受影响的鸡蛋众多,直接导致荷兰鸡蛋供货链受到严重打击,部分小型城市甚至出现了无蛋可买的情况。起初,荷兰民众还以为只要不购买荷兰本地出产的鸡蛋就好了,纷纷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英国鸡蛋或者比利时鸡蛋。然而仅在第一次通报过去一两日之后,民众就发现来自其他地区的鸡蛋也未必安全,甚至开始拒绝购买肉鸡以及鸡蛋三明治等禽蛋类制品。
 
  在召回之后,荷兰政府部门统一组织销毁了该批次的鸡蛋。由于荷兰本地蛋农采取小规模生产,因此一旦发现自己的农场出现了受到影响的鸡蛋,蛋农就马上面临破产的风险。受影响的蛋农可能超过200家。
 
  8月11日,荷兰警方以刑事案件为由逮捕了可能造成氟虫腈流出的公司“鸡之友”(Chicken Friend)的两名负责人。该公司主要为禽蛋农场提供饲料、禽药等产品。而被逮捕的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对所售农药涉毒并不知情,且氟虫腈是从比利时购买的。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中。
 
  除荷兰等国紧急筛查以外,周边各国和地区也同时开展了对进口鸡蛋的清查工作,并将涉事鸡蛋紧急停售。

  尚未发现“毒鸡蛋”病症报告
 
  由于召回及时,各被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均尚未出现对氟虫腈中毒事件的报告。
 
  氟虫腈主要用于清除禽类饲养中出现的螨虫。但也可能通过喷洒深入到鸡蛋之内。氟虫腈会影响人体甲状腺、肝脏等器官,并尤其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氟虫腈定为中等级别毒物,并且荷兰等国也已经将含氟虫腈制品列入了禁用名单。而为何禁用品仍然会逃过卫生部门监管流入生产环节,目前仍未出台详细的报告。
 
  而在局势得到些许控制之时,有一些荷兰的生物病毒学者却对此抱有异议,他们认为,“毒鸡蛋”并不“毒”。如果要产生任何病症反应,需要消费者食用大量的鸡蛋,而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也有一些专家指出,小剂量地使用氟虫腈是必要的,而且荷兰的氟虫腈检测标准较高,根据氟虫腈的安全用量也依然在安全区间内,相比较邻国德国以及比利时的标准,荷兰的“毒鸡蛋”根本称不上“毒”。
 
  学者的表态引发了舆论的异动。在大规模销毁鸡蛋的同时,有报道对这种蛋农和市场销售造成巨额损失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但总体上看来,民众及政府还是普遍支持销毁有污染嫌疑的鸡蛋。
 
  目前,对于鸡蛋的筛查工作仍然在继续中。荷兰政府也依然对检测保持高度关注,并随时告知公众最新的监测情况,同时继续排查涉及氟虫腈流入荷兰的相关人员,并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毒鸡蛋”引发荷比两国争端
 
  在各方抓紧控制“毒鸡蛋”影响的同时,比利时和荷兰两国之间却因为此次事件闹得很不愉快。
 
  本次出现的“毒鸡蛋”生产源不仅仅是荷兰,同时还包括比利时。根据荷兰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引入氟虫腈的“鸡之友”公司的进货来源为比利时。荷兰就此指出,比利时对于此类农药的监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此类药品已经被明确禁止使用的情况下。
 
  而比利时方面则辩称,荷兰自去年6月就已经断断续续发现氟虫腈在荷兰境内的使用,但并未采取积极手段进行限制,也没有报告周边各国,特别是可能是氟虫腈进口地的比利时。因为这种沟通不畅,才导致了这场风波的蔓延。甚至有比利时政府方面的人士认为,荷兰在这一问题上“过度紧张”,导致公众以及鸡蛋市场陷入恐慌。
 
  比利时政府内部的调查也曝出了一些汇报滞后的问题。根据比利时目前提供的时间表来看,比利时5月15日的时候就已经对一些私人养鸡场进行了抽样,并检测出了“可能有害的物质”。但直到7月20日,比利时才启动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向各国发出警报。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到8月1日,欧盟系统才决定向公众发布这一信息。
 
  比利时方面则辩称,在向欧盟系统报告以前,检测出的氟虫腈含量是在安全线以下的,因此才一直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荷兰的检测及报告则将问题的严重程度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在具体调查报告尚未出台,且荷兰和比利时互相指称对方负有主要责任的时间内,欧盟委员会也不知道该向哪一方具体归责。但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在今年9月26日的部长级会议上对该问题进行严肃讨论。
 
  食品安全检查部门是否怠政
 
  荷兰是目前欧洲最大的鸡蛋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和蛋类产品出口国之一。荷兰不但食品产业高度发达,产业链完整,分工精细,更十分重视食品和消费者安全。从理念、立法、执法和监管到技术、舆论和消费者监督乃至国际合作,荷兰均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和完备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广受世界好评。然而,此次曝出的“毒鸡蛋”事件,对公众长久以来对荷兰这一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良好印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总的来说,荷兰在此次事件之后及时高效的处理是令人满意的,也贯彻了其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令中“以人的安全为首位”的基本原则,即只要认为对人类健康存在危害或潜伏危险因素,就要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保护,而不必等到有充分科学论证的评估结果,更不用等到发生了危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事实和后果。从这一次市场迅速下架涉事鸡蛋,到不计经济成本地销毁鸡蛋很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但是,这场事件在完备的食品安全体系下,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成立于2002年的荷兰食品与产品安全委员会是主要监管机构,主要任务包括食品监管、风险评估、政策建议、预警和通报、事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在8月10日,该委员会在给荷兰议会的一封信中承认,在2016年11月,委员会就已经收到了氟虫腈将被用于清除鸡场内寄生虫的报告。
 
  然而在这一环节,委员会却没有采取积极行动,而是指称当时鸡蛋中并没有检测出氟虫腈。但考虑到氟虫腈本身在荷兰已经被禁用,委员会的理由显然是有些答非所问的。在收到使用氟虫腈的报告时,委员会就理应开始调查,并消除该药剂在荷兰的使用,而不是一直等待事件沉淀发酵,最后以极大的经济代价来解决问题。
 
  或许如食品安全专家所言,这微量的氟虫腈以及荷兰的食品安全的高标准并不足以造成什么恶劣的人身损害后果。但是委员会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应对这一问题,也的确有怠政的因素在里面。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