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原食品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tmp » 正文

"''十里菜场''今没落"续:四原因致蔬菜市场凋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原食品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143
     光彩门面的背后竟然是冷清的市场。陈佩珊 摄    晨报讯(记者 雷振超 见习记者 陈佩珊)偌大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居然只有三四家在营业。这一怪象就出现在马巷蔬菜批发市场。昨日,晨报已对此进行了报道。曾经魅力十足,甚至引来水头、晋江顾客,如今生意冷清,连旁边农贸市场的小贩都很少问津。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翔安昔日"十里菜场"今没落:菜量不够摆一桌酒宴    [原因一]    “马巷牌”蔬菜少了    “农民少了,菜少了。”商家告诉记者,市场萧条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翔安本地产的蔬菜数量急剧减少。翔安区快速发展,很多农民不再种菜,而是选择“下海”,转行去做生意。    原来的批发市场里,马巷当地的蔬菜占了一定的比重。据悉,韭菜、花生、土豆、胡萝卜等都是马巷蔬菜的拳头产品。“每到花生、土豆收成的时候,很多外地的菜贩子就聚集到这里来收购这些东西。”市场办公室工作人员说,马巷现在种这些东西的农民已经很少。    [原因二]    北方批发商比以前少了    马巷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不仅向当地和水头、晋江等周边城镇供应,到了冬季,一些蔬菜批发商也会像候鸟一般,集结而来,采购蔬菜运往北方。    “冬天,北方的菜贩子开着卡车过来,采购大批量的蔬菜运回北方。”商家说,这也是冬季马巷蔬菜批发市场火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被问及近几年批发市场冬季的行情时,工作人员说,“冬季肯定是比现在热闹,有二三十家营业,但是也远不及过去了。”很多北方来的菜贩子都去了其他菜市场。    [原因三]    被城南市场“抢饭碗”    “同安城南也有个批发市场,比这个要早开张半年。”商户告诉记者,也就是这半年之差,让曾经非常繁荣的马巷蔬菜批发业务错失发展良机。老的蔬菜批发市场就在现在农贸市场旁边的空地上,场地非常狭窄,“设备更完善的城南市场建好后,菜农、批发商都过去了”。    马巷蔬菜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城南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产生了明显的聚集效应,周边卖菜的、买菜的都愿意往那里去,“同样的蔬菜,菜农在那边能卖上更好的价钱,同样的,采购的也能买到价格更合适的蔬菜”。    [原因四]    “拿秤的”坏了规矩    此外,部分商户还告诉记者,市场里“拿秤的”把风气搞坏了。“拿秤的”是市场上的秤不够用时催生出来的职业,他们还帮菜贩子收菜。然而,“拿秤的”向菜农收菜时会在秤上做手脚,“菜农被坑的次数多了,就不愿再到这里卖菜”。他说,蔬菜批发市场没有蔬菜输入进来,不就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吗?    商户们说,“拿秤的”在一个健康的蔬菜批发市场生态中,占有重要作用。不过,这些人的诚信问题也成了市场中的“定时炸弹”。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