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原食品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安全法规 » 食品安全 » 正文

淮安首创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原食品网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503
核心提示:  2017年7月,来自山东的一个消费者在全聚德淮安店用餐时,打开“淮安透明食药监”APP查看全聚德淮安店的后厨时,发现厨师在为卤菜装盘过程中存在用抹布擦盘子、制作完食物在衣服上擦拭等不卫生的操作当即进行网上发帖举报。而与此同时,淮安食药监部门也已经在后台密切监控到了这一问题,并立即派人前去调查。

  2017年7月,来自山东的一个消费者在全聚德淮安店用餐时,打开“淮安透明食药监”APP查看全聚德淮安店的后厨时,发现厨师在为卤菜装盘过程中存在用抹布擦盘子、制作完食物在衣服上擦拭等不卫生的操作当即进行网上发帖举报。而与此同时,淮安食药监部门也已经在后台密切监控到了这一问题,并立即派人前去调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2015年以来,淮扬菜发源地江苏省淮安市坚持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关系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全流程、监管执法全过程和社会公众评价全方位搬上互联网,构建起政府有效监管、企业诚信自律和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共治共享共赢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淮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业内专家纷纷建言,江苏淮安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运用互联网思维 搭建全透明平台

  在江苏淮安,如果你清晨走进任何一个菜市场买菜,手机扫一下摊位前的二维码,蔬菜产地、农业残留等情况便一清二楚;晚上和朋友聚餐,打开“淮安透明食药监”APP,附近饭店的食品安全等级一目了然,甚至通过APP还可以实时查看一些饭店的后厨是否干净……这就是淮安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从原料、生产、检测、流通、加工到最后入口,全程透明、全程监控。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表示,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必须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政府首先要搭建一个从田头到餐桌全方位的充分透明平台,并依法及时准确全面公开食品生产经营安全信息,以透明促规范、以透明促公开、以透明促安全,从而对违法者形成最大震慑,对监管者形成最硬约束,为消费者提供最好保护。

  江苏淮安在食品安全治理探索中,坚持以互联网思维搭建公共透明平台。一方面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让食品安全治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另一方面,运用物联网技术适时、全程监控食品物流,记录和传输食品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信息,真正实现食品的全程追溯与管理。

  “厨房重地,闲人莫进”,淮安首先打破这个不成文的“行规”,将餐饮企业厨房“搬”到了网上。据介绍,“透明厨房”的核心是从材料到成品的全透明,除要求饭店设置网络视频监控和将厨房改为透明玻璃隔断外,淮安还先后对“透明厨房”进行了四次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人员资质、原料采购、厨房加工、食品留样、检测结果、执法监督、公众评价和网上溯源”等8个方面的全透明,在业内被称为“透明厨房2.0版”。如今,打开“淮安透明食药监”APP,进入数百家餐饮企业的后厨,既可以查看这些企业的厨房加工情况、餐饮具洗消记录、餐厨废弃物等,又可以查看这些企业的厨师入职时间、执业信息等。将后厨作为食品监管环节中的关键节点,把厨房“晒”在阳光下,成为解决餐饮安全危机的“釜底抽薪”之举。

  淮安除了“透明餐饮企业”之外,还陆续推出了“透明放心菜市场”、“透明食品流通”、“透明食品生产”等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治理的透明之举。以“透明放心菜市场”为例,该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市70个农贸市场、89家大型商场超市及3家网货中心。一旦发现某个产品有问题,能快速追溯来源地和流入地,减小危害辐射范围。

  江苏淮安以“透明餐饮企业”等四大“透明”平台为骨架和基础,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视角考量食品安全治理,通过全程上网、在线直播等方式,成功构建了以 “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新思路和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的“淮安体系”,将生产经营全流程、监管执法全过程和社会公众评价全方位晒在了阳光下。

  创新共治模式 首创“舌尖110”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安全食品人人共享,淮安模式致力于让老百姓由食品安全事故的被动承受者转变成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据淮安食药监部门负责人介绍,江苏淮安共治共享共赢模式中,共治,就是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共筑保障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共享,即共享食品安全信息、共享食品安全数据,让人民群众的饮食无忧虑;共赢,通过共治共享,真正实现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

  透明是共治的前提和基础,共治是透明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淮安在探索透明共治体系过程中,首创了全国首家“舌尖110”,建立健全了应急响应支撑系统。据介绍,淮安“舌尖110”具有集中受理交办、统一指挥调度、分级分流处置、快速应急响应、网上督查督办、数据应用分析等“六大功能”,实现了全市食药监系统受理、交办、督办投诉举报一盘棋格局,初步形成了城区30分钟、乡镇40分钟“食安”快速应急响应圈。据统计,淮安市“舌尖110”去年全年共接收各类投诉举报约1000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逾99%,位居全省前列。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创建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淮安既实现了全链条数据贯通、全业态覆盖、全流程透明,又实现了全社会参与、全过程监督、全方位评价的效果,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等都可以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了共治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姚晓东认为,确保食品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淮安模式就是通过搭建透明共治体系这一舞台,推动行政监管部门依法监管、履职尽责,生产经营企业依法经营、承担主责和消费者主动参与、对自身负责,因而这一模式带有鲜明的“政府搭台、企业主演、全民参与、透明共治”的治理特色。

  探索获多方认可 专家建议全国推广

  值得称赞的是,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运营三年多来,取得了经营者用心、消费者放心、监管者省心的综合效应,实现了经营者、公众、政府三方共赢的实际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淮安“透明安全餐饮”已接入餐饮单位8502户;已建成透明放心菜市场147家、覆盖经营户7147户;“透明食品流通”覆盖了全市18819户食品经营企业,“透明合格食品生产”则基本覆盖了全市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近三年,淮安市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去年全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28%,位居全国前列。

  淮安模式得到了众多业内专家的肯定。江南大学食品安全治理(中国)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认为,淮安模式对构建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共治机制,改善政府监管方式,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毅教授看来,全国多地都在探索透明做法,但淮安模式的指标最全、链条最完整。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金瑞博士认为,淮安模式是落实《食品安全法》社会共治最为生动的实例,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治理的难题提供了很多可能。

  2017年4月,中国社科院食品安全课题组到淮安实地调研后指出,淮安模式将食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纳入监控体系,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有效地解决了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很值得重视与推广。持有类似观点的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济琛教授指出:“淮安模式的核心是透明控制,关键是全方位覆盖。建议将淮安透明控制模式优化后,在全国进行推广。”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