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该局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工作重点。其中就社会普遍关心的“小饭桌”问题介绍了治理成效。
“小饭桌”专指为中小学生提供的一种饮食服务,经营者多为居民家庭。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中小学附近走访发现,“小饭桌”的经营场所多为学校附近租赁的民居,每月收取定额费用,专为6-12岁低龄中小学生或幼儿园学生提供午餐服务和午休场所,有的还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
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冯尔民介绍:“‘小饭桌’是民生需要,但目前对于监管工作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存在隐蔽性强、底数不清、监管受限等问题。2015年我们已出台专项监管意见,进一步明确教育、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督、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记者了解到,目前内蒙古已形成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学校等部门、单位对辖区“小饭桌”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供基本信息。教育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做好“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违法案件跟踪调查和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每学期开学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备案登记的“小饭桌”名单及投诉举报电话通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予以公告,方便学生家长选择。
学生家长谭佳琳表示:“我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由于工作关系,孩子一直在‘小饭桌’,孩子的安全是每一个家庭最关注的事情,有国家各部门的监管,我们也能更放心。”
据了解,截至2017年11月,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有“小饭桌”超过六千家,其中备案登记率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