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9月份,北半球即将进入收割季,季节性特征使得9月很容易成为市场变盘的导火索。后市大豆(4914,-16.00,-0.32%)上冲需要终端需求的真正启动,下跌则需要南美大幅增产预期引发获利了结。
现货偏紧态势不会有效缓解
现货升水继续上升。国产大豆港口库存虽然维持在600万吨以上的高位,但进口成本高企使得港口大豆分销价格整体呈易涨难跌态势。此外,国内豆粕(4231,-24.00,-0.56%)基差维持在400元左右高位,在豆油(9974,-48.00,-0.48%)现货贴水、进口倒挂的情形下,油厂只能继续挺粕来消化成本压力,因此短期现货升水还将延续。
国内进口压榨需求明年一季度或将被迫压缩。出口供应的两个主体,美国2012/2013年度出口供应能力不足,勉强可以满足3个月左右的采购量,而其期末库存已是历史低位,供应弹性极弱。巴西2011/2012年度旧作期末库存几乎位于底位。2012/2013年度南美新豆供应能否接上仍存较大不确定性,但现货紧张状况到明年4月份之前都不会有效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进口需求只能被迫压缩,最终体现为供应少、价格高。
美豆产量还可能被下调
笔者认为,今年作物生产情况,无论从差劣率还是从优良率来看都远远差于同样是大幅减产的2003/2004年度,当年最糟糕的优良率为38%,差劣率为27%,而今年最新的优良率仅为31%,差劣率为37%。8月底,决定美豆单产和品质的灌浆鼓粒期接近结束,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即使以2003/2004年度最终的33.9单产来算,今年美豆总产量也仅在6800万吨左右,上下浮动200万吨,7000万吨产量为上限,总产量的减少将加剧出口与压榨需求之间的矛盾。
美豆仍处高位区间振荡走势
近期,美豆突破前期区间后,整体走势纠结,笔者认为大豆仍处高位区间振荡走势。之所以在这个节点上进入振荡走势,一方面是在美豆新作上市前通过价格调整吸引一部分买盘,以消化掉市场上的供应,这在节奏上利于新豆上市后价格进行新一轮的拉涨,这样这轮行情或将跨年度,一直延续到明年3、4月份,这是在平衡前期价格连续上涨之后需求出现的跟涨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目前是南美种植开展之前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点上大幅拉涨,则会刺激到南美种植大幅增加,导致市场对后季供应能力的担忧减弱。因此,大豆短期振荡越充分,越能够平衡好价格与需求、供应之间的匹配问题,也越有利于后市行情的展开。
政策调控能力偏弱
今年豆类行情的演变,其背后的推动因素还在于政府调控能力的减弱。后市刺激政府推出调控措施的可能因素是:一是物价快速上涨,但今年没有大范围货币宽松的基础,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二是猪肉价格快速反弹,饲料价格上涨传导到猪肉价格上有一个时间差,但现在猪肉整体还在存栏量大的这个背景上,或在年底消费旺季后存栏才会显著减少,猪价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但这个时点估计最早要到年底。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豆类这波行情还有发展的空间。从走势上看,内外盘资金还沉淀在该板块中,后市仍有上涨空间。从结构上看,5浪上涨的第5浪刚开始启动,虽然高位价格波动会加大,但这个结构应该要走完整,尤其是在跳空突破之后。
(作者单位:南证期货)